全自动CIP清洗设备的工艺原理
点击次数:40 更新时间:2025-03-31
全自动CIP清洗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循环冲刷、化学药剂作用及自动化控制技术,实现对管道、容器等设备的原位清洗。其核心流程可分为以下环节:
一、清洗液自动配置与输送
1、自动配液
系统根据预设程序自动调配清洗液(如酸碱溶液),通过计量泵精准控制浓度,并利用电导率仪实时监测液体参数。
2、加热与输送
清洗液经板式换热器或蒸汽盘管加热至设定温度,由卫生级离心泵输送至待清洗设备内部,流量和压力通过PLC自动调节。
二、循环冲刷与清洗作用
1、机械冲刷
高速流动的清洗液在管道和设备内形成湍流,通过冲刷力剥离表面污垢(如残留物、微生物膜)。
2、化学溶解
清洗液中的化学药剂与污垢发生溶解、分散或氧化反应,加速污渍清除。
3、协同作用机制
热能(温度控制)、机械能(冲刷强度)与化学能(药剂活性)协同作用,提升清洗效率。
三、废液回收与再处理
1、废液过滤
清洗后的废液通过过滤组件(如陶瓷膜或机械过滤器)去除杂质,回收可再利用的清洗液。
2、循环利用
系统将过滤后的清洗液重新注入储罐,补充新液后进入下一轮清洗循环,减少资源浪费。
3、排放控制
失效的废液经中和处理后排放,符合环保要求。
四、自动化控制与监测
1、程序化控制
PLC和触摸屏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,包括清洗时间、流量、温度等参数的设定与调整。
2、实时监测
通过电导率仪、温度传感器等在线检测设备,确保清洗液浓度、温度等参数恒定。
3、数据记录与追溯
系统自动记录清洗过程的关键数据(如时间、电导率曲线),支持打印或导出,便于质量追溯。
五、设备结构组成
1、核心组件:清洗液储罐、输送泵、回流泵、换热器、过滤器、控制柜。
2、材质要求:不锈钢材质(内壁Ra≤1.0μm),卫生级设计避免二次污染。
3、管路设计:多分支循环管路,适配不同清洗程序需求。
全自动CIP系统通过上述流程实现高效、节能的闭环清洗,广泛应用于食品、制药、饮料等行业。